灵芝孢子粉对备孕的好处有哪些?
另一个受影响的领域是校外培训,教育部门要求创立更具包容性和公平的条件,以便提升公民的受教育水平。
[3]后疫情时代,这种情况应该不太可能再次出现,因为公共机构在将重大的公共卫生项目(或者影响公共利益的重大项目、公共安全类项目等)外包给企业时,一定会慎之又慎。如此一来,生产的成本必定会增加,但企业要打造风险抵御能力,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有人相信经济复苏会牺牲利益相关者理念,也有人主张此刻应该重建美好未来,双方之间的辩论远未结束。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劳动力是个大问题,因为一旦把临时工变为正式职工,它们可能就无法赢利,甚至就此失去存在的理由。同样,新冠疫情也可能会给在线教育带来福音。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威廉·吉布森认为,这种模糊了线上线下界限的现象表明,我们的世界正在翻转[1],并表示不断开放的网络空间正在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强大趋势之一。首先,西方经济体为了支持困难行业和企业而采取了一揽子刺激计划,在此过程中会签署一系列协议,这会限制借款人的行为,让它们难以解雇员工、回购股份和支付高管高额奖励。
数字化的发展速度着实惊人。[2]类似的案例举不胜举。此外,在失业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农民工群体,占失业者的29 %。
2020年6月中旬,研究团队对全部样本进行了第一次追踪调查,追踪成功率为93. 5%。不少研究强调了2020年2月的企业复工率低的问题(李辉文等,2020;朱武祥等,2020;易垣等,2020)以及个体经营者遭受的短期损失(王靖一等,2020)。韩国的感染人数控制在2万以下,变化趋势与意大利类似,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平台期后出现反弹,其防控措施也没有做出适时的调整(二) 就业变化趋势与失业率测算 表1中描述了2019年底的从业者在2020年3月初、6月中旬和11月底三个时点的就业、收人以及心理健康状况。
韩国和意大利则选择在早期积极防控,疫情增速放缓后便即刻防控降级,但是两国此后都经历了疫情的严重反弹。其他国家基于中国应对疫情的经验,不同程度地提前进行了疫情防控,其中韩国提前防控的力度最大。
2020年6月中旬,研究团队对全部样本进行了第一次追踪调查,追踪成功率为93. 5%。图4展示了各省一级响应持续时间和降级前累计确诊人数之间的关系。从失业比率来看,3月初和6月中旬的从业者自报失业率分别为7. 5%和11%。此外,本文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厘清了封城等防控措施对复工进度的因果影响,以及就业损失对从业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机制。
总的来说,2020年内复工进度明显提升,就业率从3月初到11月底明显改善,失业率在年中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就业趋势呈现明显的V"型特征。11月底,研究团队对样本进行了第二次追踪调查,追踪成功率为95. 1 %。第二,从政策含义上,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民生问题,评估六稳和六保特别是稳定和保障就业的效果,以及实施十四五规划,都需要充分了解中国从业群体受疫情影响的就业状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预测,2020年OECD国家GDP下降6%-12% (OECD,2020)。
韩国则没有实施大规模封城,而疫情的扩散对其就业存在直接冲击,即感染人数每增加千分之一会导致2 % -3%的就业下降(Aum et al., 2020a )。4 Aum et al.(2020b)以韩国为例比较了不同类型防控措施的效果及其经济成本。
其次,我们进一步分析一级响应执行的时间与各省(6月中旬和11月底)的复工率之间的关系。这些分析手段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解决防控措施制定的内生性问题,从而识别疫情防控措施的真实影响。
为了准确评估封城和封小区政策与复工的关系,本文采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s ,DID)回归方法,利用2月初到6月中旬每天个体复工状态和各地级市封城/封小区的日期进行匹配,构建了个体动态面板数据分析封城,/封小区(或解封)前后复工率的变化。本研究的口的是分析疫情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此,被试者选择的是2019年底处于就业状态且年龄在16—65岁的从业群体。主要估计结果总结为以下几点:(1)在控制了个体固定效应和日期固定效应后,封城对个体复工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回归系数显示封城会导致个体复工的可能性下降11.5-13. 2个百分点,显著性为1%。在失业期间,失业群体的主要收人来源为家人(47.5 %)和储蓄(38.1 % ),仅有9%靠社保;从社会救助情况来看,86. 8%失业者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社会救助,失业保险仅覆盖了8%的失业人群,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的不足1%,另外只有1. 4%的失业者申请到了小额贷款。如何在公共卫生防控的同时,把经济成本降到最低,是政策制定者应充分考虑的问题。韩国的感染人数控制在2万以下,变化趋势与意大利类似,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平台期后出现反弹,其防控措施也没有做出适时的调整。
张丹丹(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由此可见,防控措施的强度选择和执行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国别差异。
对于失业和收人受到严重冲击的群体,建议通过转移支付、就业扶助等政策手段尽快提高其福利水平和获得感。本文的分析发现:其一,全国复工率从2020年3月初的63. 1%提高到6月中旬的84.2%,截至11月底恢复到89.7%;失业率从6月中旬的11%,降低到11月底的4. 4%。
但分析表明心理冲击具有短期性,失业对从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在2020年末有了明显的好转。第四,从研究方法上,防疫政策制定的内生性问题是对其经济效果评估过程中的主要挑战,也是现有研究尚未解决的识别问题。
就业损失则进一步导致从业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幅度下降,以及幸福感的显著降低;而失业对从业群体的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减小,说明了该影响的短期性。此外,在失业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农民工群体,占失业者的29 %。但是这些已有研究无法分析封城等防控措施对就业影响的因果关系,进而对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农民工的失业率为5. 3%,高于总体从业者失业率的4. 4 %。
综上所述,各省的防控措施执行强度差异不仅反映了疫情的严重程度,而且体现了政治和安全的考虑,其成本则是经济的短期停滞和复工的相对滞后。总之,在疫情期,需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和救助,避免其陷人长期失业或贫困之中,确保整个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的大局。
本文利用追踪数据的优势,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方法,控制了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排除了不随时间变化的个体特征和不存在个体差异的共同时间趋势的影响。最后,疫情的发展程度(累计确诊人数)对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但是会对幸福感存在负面影响。
图2 (A-D)展示了从2月3日(法定春节假期结束时)到6月15日(追踪调查日)的每日从业人员复工率,同时,并分行业、城市以及本地劳动力和农民工进行比较分析,关注不同就业群体的复工进度。换句话说,封城的解除可以使复工率显著提高。
进入 蔡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疫情 劳动力市场 。相比之下,意大利尽管执行了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响应指数达到80 ),但是其用了2-3个月才将疫情控制在累计确诊23万人的平台期。这可能说明了疫情期间学校和育儿机构的关闭,对有子女的家庭带来了挑战,职场妈妈们可能面临更大的就业冲击。为了使得抽样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我们采用2015年1%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计算了从业人员在省份、行业、性别、年龄、教育、户口类型共6个维度的多重分组权重,并利用此权重对调查样本进行了加权处理,加权处理后的调查样本可以对全国的情况进行推断。
春节后由于各地交通的大规模阻断,返乡劳动力无法及时返城复工,再加上居家隔离令使得人们的消费需求大幅度下降等原因,造成劳动力短缺和劳动需求下降。这说明广东在防疫政策制定过程中可能更多地考虑了经济因素。
此外,大量的研究关注疫情防控期封城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3月是复工率提高最迅速的一个月,大部分复工复产都集中在这个月,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3月的复工率猛增了30%左右。
应急响应政策是中国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防控等级。本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号:71973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20AZD086)、国家高端智库项目和北京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攻关专项课题的资助作者感谢邱药提供的部分防控政策数据,感谢两名匿名审稿人,以及姚洋、刘国恩、王敏、李力行、赵国昌、罗楚亮、傅十和、叶蓄蓄和Xin Meng等提供的修改建议.并感谢许金凤和谢佩瑜的优秀助研工作。